“雾”字旧时或写作“霚”“霧”“雺”“霿”等,今其字规范作“雾”,则皆汇为“雾”姓,其姓当本出于古“敄”“務(务)”氏之族后分衍传异而来。
按“雾”字之本义,当指水汽升于空中遇冷凝结成微粒、于近地面形成为障人视野的漂浮状物,故其字亦见有诸如雾气、迷雾、薄雾、浓雾、雾霾、云雾茫茫、云遮雾罩、雾里看花、腾云驾雾、烟雾迷蒙、云消雾散等义及组词。
《说文》称:“霚,地气发、天不应(指地面水气蒸发上升,遇冷后停留于空中不能继续上升而淤积在一起)曰‘霚’,从‘雨’、‘敄’声;‘雺’(亦霧’古字)籀文‘霚’省”。段玉裁注称:“霚”即今之“霧”字,“地气发、天不应曰‘雾’”语亦见《尔雅·释天》;“霧”者,是为俗写字,其字亦或见写作“霿”,非也;《释名》曰“雾,冒也,气蒙冒覆地(指水汽遮蔽覆盖于地面)之物也”;《开元占经》(唐代瞿昙悉达所著的一本天文学著作)引《元命包》(亦名《春秋纬元命苞》,是古时“纬书”之一种,似是汉世人所作)曰“阴阳乱曰‘霧’”;“霧”亦“雨之类”,故其字从“雨”,地气发、天不应是为“霧”,如天应之则“雨”矣;“霚(霧)”字音“亡遇切”,其字亦从“矛”声,故其字古音亦或读如“矛”。
古“霚”“霧”“雺”“霿”之字,当为同字之异写。《康熙字典》称:“霧”字,《玉篇》云“本作‘霿’、亦作‘雺’”,《广韵》曰其字“同‘霚’、亦作‘霿’”,而《集韵》曰其字“同‘雺’”;按徐铉(即北宋初文字学家“大徐”,其等曾奉旨校订《说文解字》一书)曰,“霚”字“今俗从‘務’”,又《广韵》云“霚”字“与‘霧’同”。
据此,可知“霧(雾)”字于早期书写并不稳定,其字曾见有多种异写字;但其字基本可确定当是出于“敄”“務”之字添加“雨”字头所造而来。故疑“霧(雾)”字之见为姓氏用字,当亦本出于古之“敄”“務”之族孳乳衍生而来者。
古时见传有“務(务)”氏之族。其人似是本出于上古东夷地一支擅长使用“矛”类兵器,并亦或擅长奔跑动作灵敏的古“务人”族;其族在早期文字尚未形成前,当以其族名语音“wu”或“mu”“mao”之音以及其人图腾、族号徽饰等而传,而到了商周之世文字出现,则见写为“敄”“務”之字等(今则皆规范简写为“务”字)。而见于后世之书载,则有称其人族是出于上古“尧舜之师”的“务成氏”之族、以及出于古“务国”后“以国为氏”等。
今于商世青铜器铭文中,见刻有“敄”之氏族名及“敄父”之人名(其当即商世“敄”氏之族的家族长)。而古“敄”、“務”之族,当本出于同源,因为“敄”“務”二字似是“古今字”。今于甲骨文中虽似未见“敄”字,但其字见于商世青铜器铭文中,故当属“古文字”,而后见之“務”字,实当本出于商世“敄”字添加“力”底写异而来者。故疑商世所见之“敄”氏或“敄公”之族或其“国”,其实当即“務”氏之族或其族之一支。故而后见所传的“霚(霧、雾)”氏,颇疑当即本出上述古“敄(務)”氏之族后,当有因故添加“雨”字头者、其族改字于后世分族传异为另一姓氏(另参“说说‘务’姓”)。
另,“雾”姓于旧时诸姓氏书似无载,但今见有此姓,见载于《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》《中国姓氏大辞典》及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等中。窦学田《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》称:“雾”氏是“现行罕见姓氏,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,未详其源”。
今“雾”姓很少,人口约一、二千;其姓于山西、河北、江苏、福建等省的个别地区有见。
版权声明:本站文章均来源网络,分享信息创造价值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